[原创]红狮水泥:五年目标实现年产混凝土6000万方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曾家明 · 2013-06-08 11:34 留言

  6月5日,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一行走访了水泥网理事长单位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到中国水泥网理事会理事长、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小华及副总经理许有元等高管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产业链延伸、产能过剩、脱硝减排等当前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双方会谈现场

  三大优势助推企业发展

  截止2012年底,红狮控股集团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在全国10多个省市拥有3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今年前五月销量增长600多万吨,同比提升39%。

  红狮水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之一,近年来,依托高质量固定资产、有效成本控制和产业合理布局三大优势,发展迅速。

  而作为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红狮水泥在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方面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尝试。2011年起,红狮水泥多次与中国水泥备件网合作,为集团水泥备件耗材等物资进行网络在线招标,可以说是水泥行业第一批B2B在线交易试水企业。章小华指出,作为一种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B2B借助网络快速便捷的技术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是今后水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促进行业产业优化,推动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平台应该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发挥中间人作用,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6月15日,2013第六届中国水泥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峰论坛将在江苏南京举行,对于水泥企业信息化建设,章小华表示,数据同步、自动控制、智能管理、问题预警应该是信息化系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最大便利,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过程管控,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邵俊与章小华相互交流意见

[Page]

  未来五年实现年产混凝土6000万方

  一方面企业需要发展,另一方面水泥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据统计,2012年国内平均吨水泥利润仅为30.08元,相比2011年减少19.36元,同比下降39.16%。进入2013年,随着新环保标准的实施,预计吨水泥成本将继续上涨,水泥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在此背景下,一些水泥企业开始涉足混凝土行业,希望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扩大企业盈利空间。

  红狮水泥也有意进军下游产业,红狮水泥副总经理许有元接受采访时表示,混凝土和水泥本来就应该一起发展的,国外企业如拉法基、豪瑞、西麦斯等行业巨头,已经实现了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对于中国水泥企业来说,发展混凝土产业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水泥行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受准入门槛、地方政策、设备企业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混凝土行业呈现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但许有元则认为,对于手握矿山资源和产业链优势的水泥企业来说是进入混凝土行业的难得契机。

  许有元表示,进军混凝土行业是红狮水泥下一步发展很好的机会,对于红狮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风险控制,意义重大。未来5年,红狮将利用第三代混凝土技术,建设一批新型混凝土搅拌站,实现年产混凝土6000万方,产值200亿元的综合目标。

邵俊一行与章小华会谈

  产能过剩不能一言概之

  据中国行业研究网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实际熟料产能达到17.6亿吨,折算水泥实际产能约为28.9亿吨,超出水泥需求量约8亿吨,产能闲置率达27.68%。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被认为是水泥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许有元认为,“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不能一言概之,需要从产能构成和产品种类两方面来看待。”

  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共计3900多家,一条5000t/d熟料生产线产能可以排到全国前150名,意味着国内小产能达到3800家左右。根据欧美国家关于新型干法水泥的定义,应该全是5000t/d以上生产线。可见,所谓全国性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小产能的过剩。

  另据国家水泥工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预期,2016年P.O42.5以上水泥比例将达到65%以上,目前这一比例仅为25%。据估算,若能取消P.C32.5水泥,中国水泥行业产能将进一步降低14%左右。

  许有元进一步指出,“推进市场化竞争,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水泥产品等级,才是遏制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

  水泥脱硝,日常监管重于设施投建

  与产能过剩问题一样,脱硝标准也是目前业内争论的焦点。根据环境标准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宁的介绍,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预计今年7月1日前颁布,本次标准拟要求一年内所有企业氮氧化物控制在500mg/Nm3,三年内同意控制在400mg/Nm3,重点地区新建企业将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对此号称史上最严的脱硝政策,许有元认为,国家脱硝脱硝政策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绿色现代化发展目标意义重大。红狮将根据国家的要求完成脱硝建设,目前建德、桐庐、福建等地的线已经按照当地要求投建。

  而与此同时许有元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脱硝方面,设施投建困难不大,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平时的管理,特别是对小企业的监管,需要加强,避免个别企业违规生产,应付检查。”同时,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执行过程管理需要加强,脱硝原材料的市场化运作以及防止政策因素对产业链的过强控制同样值得注意。”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关于水泥网

“水泥网”是中国水泥行业门户网站,服务范围涵盖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水泥指数、价格行情数据、行业会议、水泥技术等内容。2014年受国家工信部委托,建设和运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

行情通,作为水泥网旗下价格行情数据平台,价格已覆盖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区城市,每日有680多个水泥品牌实时报价,是超过8000家建筑施工企业首选水泥价格平台,现进一步扩展至混凝土、砂石骨料、砂浆、矿粉等各类水泥上下游产品的报价。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榜

2025-04-15 2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