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混凝土量增价减
2013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混凝土消耗量与去年相比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大部分地区价格呈现走低企稳的行情,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整体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尽管上半年全国宏观经济增速呈现稳步回落的走势,但全国水泥、商品混凝土消耗量却逆势超预期增长,这似乎预示着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够深入,投资力度有反弹趋势。
1、需求端结构调整对商混需求影响尚未显现
1.1 投资增速下降不明显
尽管上半年GDP逐季回落,显示出宏观经济增幅放缓的趋势,但是从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20.1%的较高增速。“三驾马车”对于GDP的贡献率在连续5个季度呈现最终消费贡献最大之后产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最大的转折,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于GDP的贡献率为53.9,高出最终消费的贡献率7.7个百分点。
图1: 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1.2 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带动商混需求上涨
上半年,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显现出明显的回升势头,基建投资从2012年年底的13.72%的增速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3.6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2012年年底的16.2%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0.3%。尽管1-6月份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都出现略微下滑的态势,但不影响整体增速相对于去年同期的大幅提升,正是因为如此商混需求出现超预期增长。
图2: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走势图(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分行业来看,铁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复苏,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均有力带动了商品混凝土需求的增长。
图3:铁路基本建设、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2、供给端量增价减
2.1产量增速加快
随着需求面增速明显提升,商品混凝土供给量也出现显著增长。上半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为4.9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21.65%,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9.8个百分点。
图4:商混产量及水泥、商混产量增速(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随着全国水泥散装率以及混凝土商品化率的提高水泥应用于商品混凝土的比例得到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推算,2013年上半年我国水泥散装率在50%左右,散装水泥应用于商混的比例为33%左右,全国水泥用于商品混凝土的比例在16%左右,也就是说2013年上半年全国10.96亿吨的水泥中有1.75亿吨水泥应用于商品混凝土。
分地区来看,华北、华东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消耗量)增速最低,华北地区增速相较于去年有大幅提高,华东地区则提升幅度较小;中南、西南地区今年上半年商混产量增速最大,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较快。这与需求端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相吻合。
表1:分地区商混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图5: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Page]
2.2 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上半年以来商混价格高开低走,各地区商混价格从今年2月份开始回落,之后基本保持稳定。5月份全国C30型号商品混凝土平均价格为341元/吨,与4月份基本持平。尽管需求端有明显上升的势头,但由于原料成本尤其是水泥价格上半年保持低迷态势,导致商混价格难以上涨。从下图可以看出,与原材料水泥相比,上半年商品混凝土价格的走势更显平稳一些,涨跌幅度区间远远小于水泥。
图6:水泥与商混价格走势图(元/吨,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由于水泥价格居全国高位导致商品混凝土价格也位列全国首位,中南、华北地区价格垫底。
华北地区3月份水泥生产恢复正常后区域价格协同上涨,同时带动商混价格略有小幅上扬,然而到了4、5月份由于需求不足及水泥产能供给严重过剩的压力水泥实际市场交易价格开始回落,商混价格随之回落。
华东地区商混价格自2月下跌之后3月略有回升,4月中旬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5月份的商混指导价格出现上涨。
东北、西北地区走势基本相似,由于工程建设启动较晚,2月-4月商混价格持续下滑,直到5月份止跌企稳。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1-5月保持平稳走势,商混价格1-3月份保持持续下跌的走势,4月份开始走稳。
中南地区商混价格2月份下跌之后3月开始回升,之后平稳运行;水泥价格跌势延续到4月,之后才开始保持平稳。
图7:各地区及全国C30商品混凝土均价(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3行业及相关产品整体利润同比增速回升
由图6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商混价格平均低于去年同期10元/吨,下跌幅度为2.4%,而由于产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商品混凝土行业整体利润同比大幅上涨。
据统计,1~5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3.6亿元,同比增长20%,较去年全年回升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2.9亿元,同比增长23.8%,高于去年全年5.6个百分点。从毛利率水平来看,石棉水泥制品毛利率最大,为18.96%。
表2:不同产品整体经济效益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上半年行业重点事件
3.1 深圳海砂事件引发质量大检查
3月份深圳海砂事件被曝光之后广东省各市展开建筑用砂调查,一时间混凝土质量问题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5月下旬住建部下发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预拌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严禁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之后多地开展商品混凝土质量整治活动。质量检查从原材料采购制度的监管到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制度及跟踪管理制度的监管来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从原材料质量到商品混凝土质量,到建筑施工质量来确保建筑质量。
3.2 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材发展步伐
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要求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3月份住建部公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明确,到“十二五”期末,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工信部希望6月底完成绿色建材的认证办法和标准体系,9月底评出第一批次的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绿色建筑概念的兴起推动了建材行业绿色发展的步伐,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会长戴显明表示2013年协会将以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为蓝本,组织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编制《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导则》,并按《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导则》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国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及预拌砂浆行业的绿色生产,在《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导则》的基础上,编制“中国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示范企业”评选细则。
3.3 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中暴露出的问题往往使人们产生混凝土质量的质疑,在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中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性能还是与环境的协调性、经济效益等方面,高性能混凝土都要远远强于普通混凝土。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重点工程建设上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技术成果不断出新。从政策面来看发展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以及建材行业的相关发展规划中都有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推广要求;从市场需求来看,当前我国水泥、混凝土需求量几近最高峰,减量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性能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是实施减量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4、下半年市场预测
2013年上半年混凝土消耗量大幅攀升,但市场价格却由于原材料端水泥价格持续低迷保持低位运行。由于宏观经济的低速运行各地区纷纷出台下半年投资稳增长甚至保增长的计划,上半年投资对于GDP的拉动已经“反客为主”,预计下半年投资比上半年有更大的拉动力,因此混凝土消耗将会继续快速增长,但是价格却仍会受制于水泥价格无法快速上涨。
编辑:jirong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关于水泥网
“水泥网”是中国水泥行业门户网站,服务范围涵盖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水泥指数、价格行情数据、行业会议、水泥技术等内容。2014年受国家工信部委托,建设和运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
行情通,作为水泥网旗下价格行情数据平台,价格已覆盖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区城市,每日有680多个水泥品牌实时报价,是超过8000家建筑施工企业首选水泥价格平台,现进一步扩展至混凝土、砂石骨料、砂浆、矿粉等各类水泥上下游产品的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