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长江中游城市群总规划明年6月出台 发改委牵头

2013/10/12 08:34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鄂湘赣皖四省相关部门在武汉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就推进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做部署。会议决定,2012年年底之前,鄂湘赣皖将按照“自身角度为主,兼顾其他三省”原则制定规划草案,并提交国家发改委;明年6月国家层面将出台总体规划草案。......

  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鄂湘赣皖四省相关部门在武汉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规划工作会议”),就推进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做部署。会议决定,2012年年底之前,鄂湘赣皖将按照“自身角度为主,兼顾其他三省”原则制定规划草案,并提交国家发改委;明年6月国家层面将出台总体规划草案。

  “从现在到年底,各省发改委主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各省纳入"中四角"的范围和诉求,从而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一位参会专家告诉记者,在此次规划工作会议上,湖北、湖南、安徽三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都提出了扩大“中四角”范围的愿望,一致意见是,在原来划入的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四省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将“中四角”的范围延伸到周边地区,以便更多城市享受国家战略。

  明年6月出台总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原本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也被称为“中三角”;2012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谈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时,建议将安徽纳入进来,“中三角”遂变为“中四角”。

  2013年3月,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以合肥为代表的皖江城市带以及六安、淮南、蚌埠11个城市向西靠拢加入到长江中游城市群;随着安徽的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原来的28个城市扩容至39个城市,区域面积40.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53亿,分别占全国的4.18%和11.16%。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四角”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62.5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73%、全国的11.6%;固定资产投资43622.2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04%、全国的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3.8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93%、全国的9.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0.6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04%、全国的4.32%。

  在近期召开的规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要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核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把握一体化发展的主线,确立务实推进机制、高层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

  “四省要深化调研、强化对接、优化诉求,争取年内各省拿出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范恒山在会上还针对确定范围、把握主线、优化定位、明确任务、完善机制、落实政策六个方面做了具体阐释。

  “以前"中四角"只是在省级层面呼吁和推动,因为事涉多省,事倍功半,现在国家发改委开始启动国家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顶层设计必然事半功倍。”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过去围绕“中四角”主要是以研究和“务虚”为主,现在开始走向“务实”的阶段,预计国家发改委还会有更多实质性推动举措。

  此次规划工作会议还明确了“中四角”规划编制的推进时间表:在今年年底之前,鄂湘赣皖四省按照“自身角度为主,兼顾其他三省”的原则,各自制定规划草案,并提交国家发改委;到明年6月,国家层面将综合四省的方案,出台总体规划草案。

[Page]

  最终的“确围”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还没有明确的范围,“确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规划编制的重点。此次规划工作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各方都希望扩大“中四角”的范围,让更多城市享受国家战略的优惠政策。

  “哪些城市能够纳入城市群,很难有单一固定的标准,城市群的发展是动态过程,城市群的边界也是渐变的。”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表示,应综合考虑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区域合作历史沿革及走向,以及地理空间、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产业分工布局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就湖北省而言,沿长江和汉江的主要城市都应纳入其中”。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张银桥的主张则是,将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绕长株潭城市群的周边地区作为整体纳入“中四角”规划。

  安徽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健则建议,“中四角”应在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四省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延及到周边地区,“具体到安徽,应将以皖江城市带为主体的江淮城市群整体纳入”。

  前述参会专家表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将会成为各省围绕“中四角”范围博弈的关键时期,各省都希望将更大的区域纳入国家战略。

  据记者了解,仅就湖北方面,已经两度吁请将长江以及汉江流域的更多城市纳入“中四角”。2012年9月3日,湖北省发改委曾专门向国家发改委提交《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请示》,恳请国家发改委将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纳入“中四角”;2013年湖北省又明确表示支持将处于汉江腹地的襄阳市整体纳入“中四角”;至此,在湖北的“算盘”里,仅仅剩下十堰、恩施、随州和神农架林区处于“中四角”的大门之外。

  “如果能够顺利进入"中四角",对整个荆州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不仅在规划层面上是一个拔高,对于促进招商引资等工作,也是重大利好。”

荆州市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办公室主任黄光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反如果周边地市能够进入,荆州处在外围的话,就意味着荆州与周边地区进一步拉大差距。”

  荆州市发改委的表态代表了大多数希望被纳入“中四角”的城市的整体心态,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各地之所以千方百计希望挤进“中四角”的大盘,主要还是出于国家政策支持的巨大吸引力。

  需要建立牵头机制

  “目前有两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牵头机制问题,二是范围划定问题。”秦尊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将在规划编制工作中逐步得到明确。

  范恒山要求,在范围确定方面,要综合考虑经济联系、合作基础等因素,既不完全拘泥于地理局限,又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同时完善机制,强化高层协调机制,推动建立务实的推进机制。

  据了解,尽管湘鄂赣皖四省在会上均提出,争取尽快建立政府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区域合作机制,在交通、产业转移以及城市经济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城镇和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上实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一体化发展。

  湖北一位不愿具名的政经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在“中三角”战略推进过程中,各省需要从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共同争取上层支持。目前的现状是,各省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会显得更重一些,具体到湖北方面,希望借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过争当中部发展的领头羊在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

  例如,湖北省委政研室课题组在湖北省委机关刊物《政策》杂志上刊文指出,湖北要争做推动四省协作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促进者”,把湖北省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先行区”,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领区”,把武汉市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爆区”。

  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几次扩充,安徽的一些重要城市都已经加入,战略重心

“东张西望”,合肥向东的趋势明显。4月13日~14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全体会议在合肥举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22个成员城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共同签署《长三角城市合作(合肥)协议》《长三角城市环境保护合作(合肥)宣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与国家有关文件的衔接,并考虑到各省既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现实状况,秦尊文表示。

编辑:许玉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因地制宜优化新能源布局,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显著成就,但面临技术瓶颈、过度开发和数字化水平不高等挑战。应聚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加强产业协同,并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河南“11246”工程再造内河航运新优势

河南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旨在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标是到“十五五”初全省港口吞吐量达1亿吨,完成投资1000亿,通航里程超2000公里。工程涉及航道升级、港口建设、陆水联运一体化,并通过与周边省份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经济廊道,强化内陆城市开放。2023年周口港货运吞吐量已突破4000万吨。

2024-04-19 城市群 砂石

沪渝蓉高铁钟祥汉江特大桥主塔封顶:世界最大高速铁路斜拉桥建设取得突破

沪渝蓉高铁钟祥汉江特大桥主塔完成封顶,标志着世界最大主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梁斜拉桥建设取得突破。该桥是沪渝蓉高铁武宜段控制性工程,大桥即将进入合龙冲刺阶段。沪渝蓉高铁是沿江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高铁里程明年达1000公里

内蒙古加快高铁建设,预计明年高铁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助力2025年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1.5万公里。包银高铁作为京兰通道重要部分,将缩短包头至银川的旅行时间。现有高(快)速铁路已促进内蒙古与周边城市群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024-04-17 京兰 城市群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6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6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6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6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6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6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6

重庆

¥ 328.95
2024-04-26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6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6

湖南省

¥ 315.99
2024-04-26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6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6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6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6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6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6

浙江省

¥ 342.2
2024-04-26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6

上海

¥ 332.73
2024-04-2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6

吉林省

¥ 336.82
2024-04-26

辽宁省

¥ 310.53
2024-04-26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6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6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6

天津

¥ 338.21
2024-04-26

北京

¥ 349.43
2024-04-28 02: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