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年度国企最具探索精神人物

国企杂志 刘青山 · 2014-02-07 10:11 留言

日前,国企杂志评选“2013国企十大人物”,其中宋志平被评为最具探索精神人物。

上榜理由:

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方向之一之前,宋志平就已经在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系统探索“央企市营”发展模式,引入了民企活力和责任机制,提升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

宋志平:“混合双赢”先行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混合所有制”这个过去曾经出现但影响有限的词走进了聚光灯中心。国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获得活力的方向,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其实,此前早已经有包括上市公司等形态在内的多种混合经济体存在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国新办记者招待会上披露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

不过,总体来看,这些企业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方面是零散的,混合成分相对整体仍然偏低。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央企中的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

中国建材集团净资产为620亿元,其中国有资本200亿元,超过三分之二是社会资本。国药集团的比例与此类似。

这两家在混合所有制方面都快人一步并非巧合,而是因为有着同一个领军人物—宋志平。

宋志平是中国建材董事长、国药集团外部董事长。在他的推动下,这两家企业较早地自发地系统地探索着“央企市营”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第一要点就是股权多元化,即混合所有制。

对此,宋志平说:“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之所以成为混合所有制的践行者,不是有先见之明,而是实践出真知,是充分竞争领域企业发展的必然。”

建材行业和医药行业均是充分竞争领域,也是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的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这样的局面不仅不利于企业生存,而且不利于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作为央企,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有必要通过行业集中度提高削减部分落后产能,优化行业发展秩序。”

整合需要大量资金,钱从何来?

宋志平没有向国家伸手,股市近几年筹资能力也有限,只能通过向民营企业让渡股权来实现联合发展。以中国建材为例,这家建材央企先后重组了超过900家民营企业。

进入中国建材的民企老板不仅可以持有合作企业最高30%的股份,大部分也被聘为职业经理人,在解决了人才缺口的同时,还有效引入了民企活力和责任机制,提升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

几年前,有一位民营企业家给宋志平写信反映情况:“企业要挖一条沟,没招投标就包出去了,花了500万元。”还有人给宋志平说:“采购大手大脚,买润滑油买三十年的,买耐火砖买了一仓库。”

接到反映的宋志平非常高兴。“这就是混合的优势。因为里边有他们的股权,所以他们的责任心要比单纯的职业经理人和国企管理者强得多。只有双方不断发生小的战斗,企业才会不断进步。”

通过这一模式,中国建材以200亿元国有权益控制了600亿元净资产,又用600亿元净资产控制了一个3000亿元总资产的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控制力的放大。资本收益率达到20%,超过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民营企业呢?河北乐仁堂老总许双年加入国药集团时,企业年收入10亿元;合资后拥有30%的股份,收入达到了120亿元,折算下来个人股权受益达到36亿元。

“要没有实现混合双赢,宋志平能安安静静地坐着让你采访?早就忙得焦头烂额了。”宋志平笑着对《国企》记者说。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关于水泥网

“水泥网”是中国水泥行业门户网站,服务范围涵盖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水泥指数、价格行情数据、行业会议、水泥技术等内容。2014年受国家工信部委托,建设和运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

行情通,作为水泥网旗下价格行情数据平台,价格已覆盖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区城市,每日有680多个水泥品牌实时报价,是超过8000家建筑施工企业首选水泥价格平台,现进一步扩展至混凝土、砂石骨料、砂浆、矿粉等各类水泥上下游产品的报价。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榜

2025-04-15 21:04:44